Tapdata 技术博客
Tapdata 技术博客

教育中台与第三方系统对接整合数据案例

2021-01-22 10:00

最近, 南京秦淮区教育中台系统,成功地和市系统进行了一次圆满对接。通过教育中台提供的统一数据能力和低代码API对接能力,实现了对市系统数据的实时推送和拉取,以及各类业务逻辑上的处理。这次对接为南京市中小学生创客大赛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及时可靠的数据支撑, 体现了中台系统在快速响应业务方面的优越性。


一、关于秦淮区教育数据中台

作为智慧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南京秦淮区教育局前段时间上线了区教育数据中台。借助Tapdata 实时数据服务平台产品,区教育数据中台实时地汇聚了原各类教育应用系统的数据,将原本分散在各处,多个版本的数据,最终统一到了教育中台,形成了一套秦淮区标准的教育主数据。
秦淮教育中台架构如下:

二、市级创客大赛对数据的需求

南京市第五届中小学创客大赛,要求全市参赛的中小学生统一通过市教育认证中心登录注册参赛。
市教育认证中心内的全市中小学生个人信息是由南京市各区的教育主数据汇集而成。
秦淮教育数据中台,承担与市教育认证中心对接,提交区内教育主数据(教师和学生信息)的任务。
当各区学生数据提交到市级教育数据库后,学生在市教育云端进行注册并确认信息,即可参加比赛。



三、对接API接口的技术要求

1. 区级学生数据需要实时推送到市级教育认证中心的API接口,任何数据更新都能及时同步到市级数据库。

2. 推送的学生数据必须包括:姓名、身份证、学校、学段、年级、班级、班级编码。

3. 班级编号必须是市级根据学校、学段、年级、班级所确定的统一班级编码。

4. 市教育认证中心的API接口,用于接收各区推送的教育数据,同时也下发市级教育的统一规范数据表,比如组织代码表,班级信息表等。班级信息表中包括了班级编码。

所以,秦淮教育中台,同时要从市级API接口读、写数据来完成整个数据对接任务。


四、教育中台与API对接的实施步骤

1. 根据市级API接口规范,拉取市级的班级信息表;

2. 合并市、区班级信息,获取符合市级统一的班级编码;

3. 根据API接口规范,向市级API实时推送学生信息表。

对接市教育API接口示意图

五、API数据对接中,教育中台的三个能力

1. 外部API接口作为数据源,同步数据到教育中台

根据市教育的API接口规范,直接拉取市班级信息表,并同步到MongoDB数据库中。


2. 数据同步任务,可以灵活方便地完成各种数据的业务逻辑

从API接口拉取到的市班级信息,并不能立刻与区班级信息匹配合并。

原因是,市班级信息中,中学学段的年级码从小学一年级入学起算的,比如初一的年级码是“2013”,初二是“2012”;
而区班级信息中,中学学段的年级码是从初一入学起算的,比如初一的年级码是“2019”,初二是“2018”;
所以,需要在同步任务中保留原有的年级码,同时新增与市班级信息匹配的年级码,以获取学生所对应的市级班级编码。

通过简单地图形化拖拽配置,方便地拉取市班级信息,然后与区班级信息合并。如下图:

根据市教育认证中心提供的账号、密码、组织编号。

教育中台在自定义目标端中,灵活地按照接口要求,把账号、密码、组织编号组合成了MD5格式的token,以验证连接。并成功地把学生信息及相应的班级编码,通过API调用,实时推送到了市教育库中。
教育中台的学生信息表,有新增、修改等都可以实时推送到市教育库。

教育中台调用市教育API接口,实时推送数据任务截图

至此,秦淮教育中台,通过与市教育API对接,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数据整合,如下图。


总结:教育中台在API对接中的特点


1. 开发便捷

在教育中台建设并投产前,类似的数据集成或API 开发,通常需要协调多个供应商。从讨论需求,到项目预算审批,以及最后建设与联调,通常需要数月时间。
采用数据中台方案后,整个API对接工作,包括与市库的数据联调,仅仅用了4个人天。这里面最关键的原因有两点:
  • 所有主数据已经通过中台的汇聚能力提前得到统一,不需要协调多方

  • 低代码API 对接能力及云化的部署能力,意味着对接的工作可以快速实现及快速部署

事实上,项目中涉及到的教师和学生数据的拉取、推送,班级信息的整理合并,只需要两个图形化配置任务,200多行的脚本就全部完成。

2. 数据实时

和传统的方案相比,教育中台与市API接口的对接能够达到秒级的数据同步能力。以前的数据更新一般都需要一天时间,在夜间进行批量更新。在本次方案中,学生数据的更新,会在第一时间准实时同步到市级数据库,中间间隔最多不超过5秒。为第三方系统使用数据提供了最好的用户体验。 这个特点是Tapdata 实时数据服务平台提供的一个特色。


推荐阅读